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教育 >

抓住四个关键要素 强化体育师资建设

中国教育报 | 2025-02-18 11:45:06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育英学校时提出明确要求,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学校要把体育老师配齐配好,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这不仅是首个专门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也是向全国发出加强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一个标志性号召,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操作性,为系统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的数量不足、来源单一、负担过重、专业不强等问题指明了方向,并为中小学如何加强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南。落实好文件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师德师风、科学配备、专业素质、条件保障四个关键要素,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体育教师队伍。

坚持以师德师风为先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品质的体现,更是教育质量和教育形象的集中反映。体育教师在塑造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形成。因此,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体育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要严把师德关。一是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严格落实师德违规“零容忍”。二是要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体育教师管理全过程,从选拔、培养、考核到激励,每个环节都体现对师德师风的重视。三是要着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选树一批“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先进典型,定期开展优秀体育教师专题宣传活动。

坚持以科学配备为重

科学配备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中小学体育教师“不够用”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一是在教师数量上,要结合学龄人口变化、学校规划布局调整、教师队伍结构等情况,按班师比标准加强体育专任教师配备,合理测算、调整体育教师编制和岗位设置,科学确定体育教师招聘计划,确保体育教师数量充足。二是在聘用机制上,要优化体育教师补充机制,拓宽体育教师来源渠道,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三是在资源配置上,要推动区域内体育教师资源共享,通过体育教师定期交流、跨校兼课、跨学段任教,推进区域、城乡、校际体育教师均衡配置。

坚持以专业素质为要

专业素质是体育教师履行职责、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在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培养效果。深化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建设,是提升中小学体育品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战略选择。应从以下两方面下功夫:强化体育师范教育体系,提升体育师范生的培养规格,确保他们在入学之初即接受高标准的专业训练,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优化教师来源结构,完善体育教师招聘机制,将专项运动技能作为教师招录的重要考核内容和依据,体育教师的学历必须是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要具有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鼓励在职教师持续保持良好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实化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为在职体育教师提供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和高级研修机会,更新专业知识,精进教学技能,确保教学内容与方法与时俱进;活化教练员岗位制度,促进学校教练员与体育教师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灵活转任。同时,鼓励学校与社会力量合作,向学校提供高水平体育课后服务和教练服务,满足学生多元体育需求。

坚持以条件保障为基

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的待遇保障、职业发展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一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体育教师组织开展大课间、体质健康监测、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等计入工作量,全面客观评价教师贡献。二要加强职称评定与职务晋升工作,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与待遇保障,确保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三要建立健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职责,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重点支持体育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等,强化场地、器材、培训、竞赛、活动等条件保障与政策支持,加强监督检查与评估反馈,确保政策措施有效落实。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随着文件的出台,我国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必将不断加强,中小学体育事业也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更有力支撑。

(作者系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

《中国教育报》2025年02月16日 第04版

标签:

  • 标签:中国观察家网,商业门户网站,新闻,专题,财经,新媒体,焦点,排行,教育,热点,行业,消费,互联网,科技,国际,文化,时事,社会,国内,健康,产业资讯,房产,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