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学选修课的意义,在于一个“选”字——各色各样的选修课,你为什么会选这一个?
近年来,不少高校的特色选修课“一座难求”,甚至火出学校,在网络上引发极大关注,被网友羡慕地称作“宝藏”选修课。
学期结束,这些“宝藏”选修课让师生们收获了什么?它们对高校完善课程设置有何启示?让我们走进课堂,一探究竟。
野外生存技能课,有探险更有成长
讲述人: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2023级本科生 王怡蓓
这学期,我终于抢上了“野外生存技能”选修课。这门课于我而言,是一次心灵的冒险和成长的飞跃。
记得上第一堂课时,杨平恒教授谈到他开这门课的初衷:在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里,野外生存技能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特别是对于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更是陌生而遥远,而在陌生的野外环境中,这些技能可能就是生命的防线。
此后每堂课上,我仿佛踏入一个个全新的世界。这里,不仅有地理学的知识,还有运动训练学、物理学、生物学、旅游学等多学科的交融,每一堂课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杨老师的课程设计巧妙而全面,从基础的野外徒步技巧到应对自然灾害、野生动物攻击的策略,再到复杂的绳结和单绳技术,每一项技能的学习都充满挑战与乐趣。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单绳技术。从最开始的缓坡练习,到从五楼垂直索降,使我对单绳技术的认识产生了质变。在缓坡练习时,杨教授耐心讲解每一个步骤,从装备检查到绳索调整,再到心理调适,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记得第一次从二楼往一楼索降,我在杨老师鼓励下翻出栏杆,带着极度紧张的心情松开紧握栏杆的手,突然感觉身下是无尽的虚空,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但当我被绳索多重保险稳稳吊在空中时,那种如同飞翔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我逐渐平复心情,按照杨老师事先教授的操作步骤,安全降至一楼,所有的恐惧被兴奋和成就感所取代。
这学期课程结束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野外自救技能的提升,更是身心的成长。我感觉自己不仅学会了野外生存技能,更学会了面对困难时如何保持冷静和勇敢,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力和冒险精神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了,开始渴望探索那些未知的角落,去体验生命的无限可能。
选修“野外生存技能”这门课,就像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它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冒险和尝试。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指引我不断前行,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数字体育课,在虚拟运动中解难题
讲述人:北京大学2022级本科生 蔡知行
我对体育的热爱由来已久,传统体育项目让我领略到了运动的力量感与美感,但得知北大开设“数字体育”课程时,内心的好奇与对未知的探索欲瞬间被点燃。体育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有啥不一样?我毫不犹豫地选了这门课。
“数字体育”课程的创新点首先体现在运动体验的突破上。传统体育受时空限制,而这门课借助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将运动场景拓展至更多可能。虚拟骑行课上,我们仿佛穿越到环法赛场,逼真的环境模拟让我感受到每一处坡度、每一丝风向的变化,真正体验到职业车手的速度与激情;健康电竞课上,不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引导我们在竞技中关注健康指标,探索电竞与健康的平衡,让我对电竞有了全新认识;赛博高尔夫更是打破了场地局限,让我们随时随地享受挥杆的乐趣,每一次击球都伴随着精准的数据分析,助力我不断提升技巧……
吸引我们的,还有老师的授课模式。课堂上,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数字技术原理,将复杂的概念融入实际运动场景中,让我们轻松理解。当我们在虚拟运动中遇到难题时,老师会与我们一同探讨解决方案,鼓励我们大胆尝试新的策略。这种互动式、探索式的授课方式,极大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创新思维。
这门课,不仅仅关注体育技能的提升,更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塑造。课上,我和同学们组成小组,开展基于数字技术的体育项目开发。例如,我们尝试开发一款运动姿态纠正App,通过对运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运用编程、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知识,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这种以项目为驱动的学习方式,让我们在实践中锻炼了创新思维、提高了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期待,未来有更多像“数字体育”这样拥抱新技术、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选修课,引导我们在多元的学习体验中探索未知、激发潜能。
海外实践课,“描绘全球图景”
讲述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陈宇
记得那天,在学院公众号上看到一条信息——“沙特文化与中沙青年人文交流等你探索”,我毫不犹豫点了进去,认真填写并提交了报名表,与“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选课的十余位同学来自不同院系、专业、年级,背景上的差异和多元,让大家在还未前往实践地前就体会到了“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有的承担外联工作,自主设计日程、自主联络参访机构;有的负责宣传拍摄,提前安排新闻稿排期、对接校内外媒体;有的担任后勤大管家,订购机票酒店物资……通过将“全球胜任力培养”融入课程的方方面面,让每一位同学都成为课程中“深刻的体验者”,而不是“路过的旁观者”。
行前,自主设计课程环节;行中,深度沉浸在地体验。于我而言,沙特阿拉伯是一个停留在想象中的、完全陌生的国家。沙特人的衣食住行什么样?与异国青年交朋友需要注意什么?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阿关系有何发展?带着好奇和紧张,我与课程师生共同踏上了这次思想之旅。走在沙特街头,当地人的热情问候,夜晚红海边席地而坐的沙特人发出共观球赛的热情邀请,以及每一张朴实的笑脸、每一次主动的攀谈……抚平着我初到一个陌生国度的焦虑,也让我真正体会到,怀揣真诚与好奇,才能打开并拥抱一个全新的世界。
短短几天,我们参观拜访了使馆、领事馆以及沙特高校和研究机构、文化机构等。在途中大巴车上、在酒店大堂里、在沙特“世界之巅”的悬崖边、在吉达红海疾驰的快艇上,我们随时随地交流讨论,在友好交往中感受文明交流互鉴。
这门课让我慢慢成为懂得“描绘全球图景、提出全球问题、开展全球对话、作出全球贡献”的新时代青年。在后续的课程安排中,我从沙特实践队伍的一名支队员,成长为实践支队长,再成长为课程实践助教。身份不断转变,渴望以青年之力助力文明交流互鉴的初心一直未变。我始终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放眼世界、服务世界,大踏步走到世界舞台中央。
急救课,教技能也教担当
讲述人:深圳大学医学部高级实验师 陈献雄
真没想到,“生命应急救护”课程这么受欢迎。有学生没选到课,给我发邮件,希望以后多开放点名额。还有学生告诉我,放假回家后,要把课上学到的急救知识教给家里人。听到这些,我心里直呼:这门课,开对了。
据第五届中国急救大会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多达76万,其中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心脏停搏的最佳抢救时间是4分钟之内,即“黄金4分钟”。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救助,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就会下降10%。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及时施救,成功率能提升40%左右。
如何利用4分钟的时间窗口,让更多心搏骤停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抢救?如果有更多人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完全有可能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条宝贵的生命。
生命应急救护,乃是“争时间、抢速度、救生命”的过程,包括心搏骤停、大出血、气道异物梗阻等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护。普及这些急救知识和技能,高校责无旁贷。
我们的“生命应急救护”课之所以向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开放,就是希望所有人都有机会了解和掌握急救技能。医疗知识专业性强,为了让课堂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更加充满趣味,我们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学习,配合视频和现场模拟演示、小组角色扮演等开展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理解并掌握急救知识和各种技能。
每当我们传授徒手心肺复苏术和AED使用方法,以及伤口包扎、骨折固定等技巧时,课堂上的气氛陡然就活跃起来。很多学生都想上手试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一个劲地问我们动作标不标准、力度合不合适、怎么调整……
其实,这个社会不缺乏爱心。很多时候,大家不敢上前救人,是因为不懂得急救技能。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能让更多年轻人掌握急救技能,让他们敢救、能救、会救,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救援,守护每一个生命。
非遗课,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火花
讲述人: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符磊
当非遗技艺与智能制造相融合,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在我们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的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堂上,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科技正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老师,这门课的选课人数达到上限了,您看还能再增加人数吗?”每逢选课周期,总有同学询问。
为何一所工科院校要开设非遗相关课程?说起来有点偶然。一天,课程组梁晓雅老师得到一个掐丝珐琅发卡,眼前浮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线条清晰的图案,随即向课程组负责人吕冰老师道出自己的“惊喜发现”:“这不就是我每天上课画的平面图吗?”这让正苦恼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课堂的吕冰老师有了主意——掐丝珐琅与工程实践课程建设有着良好的切入点。
课程组确立“智能继承文化、跨界同求艺术、工程塑造价值”的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希望通过掐丝珐琅课程让学校工科生接受更多艺术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2017年秋季学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的设计与制作”课程首次亮相,选课人数迅速爆满,此后每年都保持这种状态。
现在,在学校实践训练中心总能看到这么一堂“奇怪”的课:学生们穿着汉服,跟着老师学习掐丝珐琅的历史;通过造型设计技术,设计三维珐琅文创作品;穿梭在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3D打印设备、PCB制板机之间,一丝不苟地制作珐琅图案;采用计算机编程语言,让珐琅文创作品展示出现代与传统融合之美……
我想,对于我们这所培养飞行器设计人才的高校而言,开设这样的选修课,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掌握的审美意识与工程能力,肯定会对他们今后设计飞行器有所启发,能让他们设计出拥有更多中国元素、兼具科技和美感的飞行器。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邓晖、晋浩天、张亚雄、张国圣、张哲浩、严圣禾 光明日报 李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