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教育 >

谁在打造“网红儿童”?孩子不是家长的提“现”木偶

北京日报 | 2024-09-25 18:36:05

在刚接触书本的年纪,一些儿童却走进了“剧本”,成了网红。据报道,网络平台上不少以儿童为主角的短视频备受追捧,有的营造“反差萌”,父母扮演“摆烂”的一方,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有的面对镜头或“金句频出”,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俨然“天才儿童”。

“网红儿童”现象由来已久,从曾经的孩子吃播、萌娃下厨到如今的“天才儿童”,都是把孩子当成换取流量的工具。账号有了流量后,就会有机构主动联系签约,签约之后又能获得更多的流量和商务合作机会。据报道,某MCN机构负责人介绍,他们往往挑选有潜质的培养对象,培养成熟后可以往服装、日用品等商业方向发展。记者翻阅了十几个粉丝量超100万的账号,发现都开通了橱窗带货功能,个别博主还直播带货,实现流量变现。

短视频里的“网红儿童”,背后是短视的家长;MCN机构能签约,问题就在于家长想变现。有些家长一开始拍视频只是“晒娃”,随着关注和流量增多,便在孩子身上看到了“钱”途。据报道,部分家长为了在秀娃赛道中博出位,直接和MCN机构签约,从开通账号、确定人设到运营推广都有一对一的具体方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了眼前的利益,把孩子推到成年人的世界、做任人摆布的“玩偶”,俨然把孩子当成摇钱树。面对质疑,有的家长称做网红是孩子意愿,几岁的孩子哪来的意愿?不过是家长“啃娃”的遮羞布。

且不说让几岁的孩子照着剧本演戏多么耗精力,频繁模仿不属于自己年纪的行为,孩子很容易产生认知困惑。网络世界纷繁复杂,遇到评头品足的负面言论,孩子心理也容易受到伤害。此外,也容易诱导其他儿童把网红当成追求,价值观因此跑偏。

身为家长,并非有权利替孩子做一切决定,更不能对孩子为所欲为。《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孩子需要教育,部分家长更应该接受教育。

孩子不是家长的提“现”木偶,不该被随意操纵。既然直播监管堵住了“网红儿童”,短视频能不能紧随其后?不给家长借网红儿童牟利的机会,就可能让更多孩子避免童年的消逝。

标签:

  • 标签:中国观察家网,商业门户网站,新闻,专题,财经,新媒体,焦点,排行,教育,热点,行业,消费,互联网,科技,国际,文化,时事,社会,国内,健康,产业资讯,房产,体育。

相关推荐